起初陈述等人都不认真听,趁这个时间去读四书五经,一心备考县试,被顾知兰严肃批评。
秋日里申时的阳光最是舒适,光影柔和得铺在顾知兰瓷白的小脸上,她面容严肃:
“大家入学当日我便问过,你们为何科考?难道仅仅为了通过考试吗?”
“不,以后大家要入仕途,进朝堂,食朝廷俸禄,为一方父母官。”
“若是死读书,即便通过了考试,如何能在波谲云诡的朝堂立足?若无真本事在身上,将来如何为百姓做事?”
“算学,虽不在科考范围,却是最最实用的学科,是经济的基础,无论家族中管账处理银钱纠纷,还是清算税收,制定治国方略,都是必须要懂的。”
顾知兰虽然不怎么发火,但一向要求严格,她虽然传授了很多科考技巧,但同样要求大家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。
忍常人所不能忍,才是西望村学子的生存空间。
因此她鲜少如此严厉,语气中带着气愤,大家日后便不敢再忽略算学,那一个时辰的时间里,都认真听讲。
没想到啊,竟然让顾家兄弟在院试中碰到了。
散场后,大家纷纷抱怨,这学政大人真是不按套路出牌,这院试里出算学题目,二十年间都闻所未闻!
不过你不会我也不会,大家都不会,这么想着,原朝等人心里又宽慰了几分。
第二日,复场发榜,这便是最终的榜单,把正场和复场的成绩综合来排名。
每次看榜都是人头攒动,因此曹文和小杨夫子凌晨便顶着寒风来到贡院,等到天蒙蒙亮,衙役在院墙上张贴了榜单。
后面排队的人一拥而上,这个时候,这些读书人也顾不得斯文了。
曹文个头小,目力所及,只有宽阔的后背和黑黢黢的后脑,在原地跺脚干着急。
院试的录取率还不到1%,最终只有20人能取中,因此多数都是落榜生,人群中一片哀叹,大家摇头叹气,只能三年后再战了。
小杨夫子身子单薄得像一片纸,反而被人簇拥着挤到了榜单前。
曹文在后面看不见干着急,只听得小杨夫子惊喜地叫出声来:“阿文,你中了,你中了呀,第十名!”
小杨夫子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,瘦弱的身子撞开身边的大汉,跑到曹文面前,师徒二人激动地抱在一起转圈圈:“中了,中了啊。”
他教出一个秀才,而且才十二岁,这是什么概念!
日后他在西平县就是一代名师了,日后他再收徒,那是要拿乔一把了,西平的富户肯定愿意重金聘请他!
曹文欣喜当头,看到不远处站着的顾凡,马上问道:“夫子,顾家那两块朽木呢,中了么?”
顾凡站在人群外,他个子小,自然看不到榜单,他一眼也不看曹文,似乎眼里压根没这个人。
曹文咬了咬牙,又挤进了人群中,顾凡这小子一定会名落孙山的。
曹文记得顾凡的考棚号,地字间17号。
他看了一圈,不由得白了脸色。
顾凡竟然是第三名!
曹文内心的欣喜瞬间散去,捏紧了拳头走出去,顾凡一看他的神情便乐了:“看你这眼神就知道我中了,且名次在你之上,看来我不必进去看了,谢谢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