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辅杨廷和,这位历经数朝、门生故旧遍布天下的老臣,在府邸中被如狼似虎的厂卫破门而入。
以附逆之名被抓,此案牵连之广,令人咋舌。
兵部侍郎、吏部给事中、京营参将、甚至宫内管事太监……
一颗颗曾经显赫的头颅地,一户户高门大宅被贴上封条,家产充公,男丁流放或处斩,女眷没入教坊司。
这是一场赤裸裸的大清洗,朱厚照借着陆九渊带来的绝对武力优势和无上威望,以近乎野蛮的方式,将朝堂上下彻底犁庭扫穴,将所有潜在的威胁连根拔起。
杀人数万,
鲜血染红了京城的青石板路,也浇铸了少年天子一不二的权威。
朝堂的血雨腥风尚未停歇,朱厚照的刀锋已然指向了大明赖以维系边防的九边重镇。
辽东、蓟州、宣府、大同、山西、延绥、宁夏、固原、甘肃,这九大军镇,拥兵自重,将领多为宿将,其中不乏被朱无视抓住把柄,或支持或持观望态度。
一道道盖着皇帝玉玺的檄文,由八百里加急送出京城,分赴九边。
檄文内容简单直接:
“朕,承天命,肃清寰宇,逆贼朱无视已伏诛,朝中党羽尽数剿灭。
九边诸将,凡忠于王事者,限三日之内,上表请罪,交还兵符印信,赴京叙职,听候新的任命。
若有迟疑观望、阴蓄异志者,视同谋逆!
朕将亲率王师,并请国舅临边,届时,勿谓言之不预!”
“国舅”两个字,重于千钧!
陆九渊于皇宫广场瞬杀元十三限、拳毙朱无视的事迹,闯三大营,一己之力镇压皇城,早已随着逃散的兵卒、幸存的官员之口,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天下。
其武功已被渲染得如同神魔。
如今,这位神魔的意志,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皇帝的意志,代表了天威!
檄文所至,九边震动。
有的将领本就忠君爱国,或慑于天威,当即上表请罪,交出兵权,快马入京。
心存侥幸,不服者,被诛杀于大营当中,天下震撼!
短短一月之间,大明九边兵权,以这种前所未有的强势方式,被正德皇帝朱厚照彻底收归中央。
各地总兵、副总兵纷纷入京“叙职”,实则就是接受审查和重新任命。
朱厚照借此机会,大力提拔年轻将领,将自己的触角深深扎入军权当中。。
叛乱平息,朝堂肃清,兵权归一。大局已定,论功行赏便提上日程。
金銮殿上,百官朝贺。
虽然经过清洗,殿内空旷了不少,但剩余官员无不战战兢兢,敬畏地看着龙椅上那位目光锐利的年轻天子,
以及……坐在御阶之旁,那位身着玄色蟠龙王袍,神色平静,却仿佛凝聚了整座大殿重心的男子,陆九渊。
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