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,早朝。
洛烨高坐在堂前,面下左右各站着文臣武将,他的视线略微掠过,面色严肃,群臣面面相觑,一时间,整个大殿寂静无比。
洛烨一夜未眠,反复思量,最终将此事拍板。
“众爱卿们。”洛烨端坐在龙椅上,扫过神色不一的大臣,语气低沉有力:“春闱一事,关乎社稷。目前主考官还未定下,不知爱卿们,有何高见?”
话音刚落,底下的官员都交头接耳。
春闱主考官。
几乎是决定了新的朝堂势力,以往主考官都是国师沈扶寂的。
如今皇上居然明面提出,莫不是真要换了沈扶寂?
御史大夫王德林上前一步,躬身奏道:“臣以为国师主持春闱多年,经验充足,更能为国之社稷选拔国之栋梁。”
他刚一说完,就有人站出来反对。
柳丞相快步上前,鞠躬拱手道:“臣不认同王御史的看法,国师主持多年,也是劳苦,今年不如休息,新官员也需要历练历练。”
“臣附议,若是长期一人任职,那今后岂不是无人会出题?”
“臣附议。”
一时间,朝堂上站出不少人,都在应声附和。
放眼望去,除去柳丞相的人,还多了些老臣的面孔。
沈扶寂面色平平,任由堂上众人争执,却依旧一言不发。
他自知今年的春闱是不可能落在他的手里,皇上想要凭借春闱发掘自己的人,第一就是要避开他和柳丞相。
而柳丞相谋划已久,就为往朝中塞人,必然也不可能让他接着主考。
台上,洛烨的神色微动,看来沈扶寂下台算是众望所归,只是人选上,想必又是一番恶战。
此时一名御史老臣杨致站了出来,朗声道:“臣有异议。”
“若是按照柳丞相说的选拔新人,这新的官员又从何而来?况且春闱之事,关乎社稷,出不得半点差错,臣认为还是从老臣中选才可。”
柳丞相连躬身都忘了,上前指着杨致就道:“御史是上了年纪,怕无事可做,告老还乡,所以这才处处排挤新的官员的?”
“还是说,御史想接手这份差事,证明自己老当益壮?”
此话一出,全场寂静,杨致是先朝的老臣,追随先皇多年,本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,却还是雷打不动地上朝。
他向来见不得人说他年纪大,要告老还乡。
此时,整个人气得吹胡子瞪眼的,满目成怒,他手指微颤,指着柳丞相:“谁不知你们用新官员,无非是将借助春闱的名头,往朝中塞人,又何故借口给新官员机会!”
他的声音凌厉,带着斥责。
一时间,朝堂寂静,鸦雀无声。
正当众人哑口无言,都静默时,洛烨神色微动。
此时,正是一个很契合的时机,既然众人都纠结,不如就听天意的吧!
而他是天子,那便是说一不二。
他挥手,一时间,众人视线全集在他身上。
“前两日,朕听说了一个艰难选择的办法,就是将选项放于纸团上,然后选择,中则是。”
“朕连试两日,结果都一致,想必这是上天的指示吧!既然是天意,那我们还是尊崇天道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