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一步讲,其实县城的书院里也没几个好的夫子,顾知兰为了给陈述等人找师傅,把县城的夫子都了解一圈,就周夫子还像样点。
这雍州真的是文风凋敝,人才不济啊。
因此,离开西平,顾知兰最大的牵挂就是开蒙学堂这边。
离开前夜,祁氏又在为女儿缝制绢花和帕子,顾知兰拉着她的手说道:“阿娘,等我在雍州安稳下来,便把阿娘接了去。”
祁氏笑起来,眼角眉梢的皱纹都透着温柔,她伸手摸了摸女儿的脸:“不必牵挂阿娘,阿娘在这里很好,左邻右舍的婶子们都熟识了,互相能照应,再者,双卿还在呢。”
提到吴双卿,祁氏的眼神倏然黯淡了一瞬,喃喃自语道:“哎,当初若不是家里太穷,说不定双卿就是你嫂子了。”
“啊?”顾知兰嗅到了大八卦的味道,连忙追问。
祁氏放下手里的伙计儿:“你哥哥自十五岁起便说,日后若要娶妻定要娶双卿这样的,难得两个孩子互相中意,娘便四处借钱去吴家下聘。”
“本来都要交换庚帖了,可清河看中了双卿的美貌,给吴家更高的彩礼聘礼,双卿的爹娘都是见钱眼开的,转口就许给了你大伯家。”
祁氏叹了口气,转而又说道:“不过像她那样聪明的孩子,其实嫁给谁都能过的很好。”
顾知兰叹了口气:“终究还是不嫁人更好,嫁了人总归是不自由的。”
祁氏长叹一声:“你这傻孩子——”
她想了想,终究还是把心底的话说了出来,毕竟女儿明日便要动身离开了。
“凡哥信中说,已打探清楚,那崔阅公子家中家世清白,父母皆开明通达,家中人口简单,只有父母和一个小妹。”
“这样的人家,崔阅公子又是这般品貌,难得对你如此上心,兰儿,你就答应娘,你,你先和崔公子接触看看嘛。”
顾知兰:……
到了适婚年龄就这点烦,哪个年代都逃不开催婚啊。
第二日启程,祁氏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去雍州,顾学舟的父母让儿子去送,虽说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准备院试,但不差这几日,顾知兰的安全更重要。
顾学舟满口答应,他也想去雍州的府学看一看,毕竟哪个小镇青年不向往象牙塔般的大学啊。
经过三四日的颠簸,天擦黑时分,走到了宁远县郊外,官道并不宽阔,但还算平整,远处山峦如兽脊起伏。
渐行渐前,人烟越是稀少,顾学舟便挥舞马鞭加快速度,想着在亥时之前到达附近的宁远县,找家客栈投宿。
为此他刻意抄了上山的近路,石子路上马蹄声嗒嗒不断,车子也开始颠簸起来。
车上的顾知兰原本是在看书,现下天色已经全黑了,便放下书本靠在车上闭目养神。
顾知兰颠簸了一天早就累了,迷迷糊糊便睡了过去,熟睡中猛然感觉马车急停,自己的身子出于惯性差点被甩飞出去,猛的一下子便醒了过来。
睁眼的一瞬间,顾知兰感觉到周围的不同寻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