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70章 劝土匪回去读书(1/2)

顾知兰怀里的书掉了出来,是一本朱熹的注解,其中一些地方还用朱红色笔做了批注,而扉页上印着是阳明先生的章。

原朝掏出她嘴里的破布:“你和阳明先生什么关系?”

顾知兰虽然怕的要死,但是理智还在,知道论武力她绝对不是对手,所以不能硬碰硬,要智取。

为今之计就是要先和匪徒谈谈心,做朋友,让他放松警惕,找到他的弱点再伺机脱身。

于是顾知兰装作一副不经世事的小女孩模样,豆大的眼泪噼里啪啦落下,说道:“是,我是他的弟子。”

原朝不信:“阳明先生收一位女娃娃做徒弟?”

顾知兰瑟缩道:“阳明先生收徒向来不看门第和天资,他有自己的想法。”

原朝有点兴趣了:“那我考考你,或劳心,或劳力,下一句是什么?”

顾知兰说道: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;治于人者食人,治人者食于人:天下之通义也。”

原朝一笑:“不错,那我给你出个题目,你解析一下。历朝历代,每鼎革旧制以苏民力,不过数十年辄生新弊,此局如何破解?”

这是说每个朝代颁布的政令,不过十年间便出现多种弊端,该怎么办。

顾知兰听了眉心微拧,这个原朝,是个读书人?

因为这个题目便是今年的乡试题目,她养父宋学士拿给她看过,还拿来几篇写得好的策论,让她解析一番。

于是顾知兰便从制度缺陷谈起,结合《史记》中汉武帝的实际案例加以阐述,说明必须通过技术破局、权力制衡和基层自治让制度落地,并不断复盘优化。

原朝听呆了。

他偶然间听自己夫子说了乡试的题目,当下就懵逼了,根本不知该从何处下手,没想到这小姑娘竟然回答地头头是道。

原朝不由得坐直了身子,正色问道:“你究竟是何人?所去长安为何?”

顾知兰说道:“我,我去长安是为了投奔亲戚,打,打秋风。”

她不敢说出自己学士府嫡女的身份,这身份在此刻,不知是福是祸。

顾知兰看着原朝眼神中的欣赏,明白自己开始占据上风,因此决定赌一把。

顾知兰在现代是学过心理学的,考教师资格证必须要通过心理学考试,再加上自己感兴趣,能够熟练应用一些心理学的谈话技巧。

在顾知兰的循循善诱下,原朝涕泪交加,说出了自己的故事。

原朝本出身商贾人家,家境殷实,他自幼习武,想当大将军,幼时可谓父慈母爱,生活顺遂。

可在他十二岁那年,父亲的财产被县衙悉数算计了去,父亲气得一病不起,一年就没了。

此后,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艰难谋生,原朝觉得,若要出人头地,唯有考取功名,他开始其武从文,努力读书。

他过五关斩六将,好不容易通过了县试和府试,可院试屡次不中,他崩溃了。

他写了一首诗,做了一个重大决定:

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,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新笔趣阁 . www.caca8.net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新笔趣阁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