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丕熙跟着弟弟来到顾氏私塾,果然看到杨夫子的背影。
这杨夫子的日子想来是不好过的,自己的学生都被顾知兰抢走了,而她还培养出了一门两童生。
杨夫子想想就怒急攻心,一个毛丫头,她凭什么。
到了顾氏私塾,看到顾知兰振振有词地拆解优秀文章,杨夫子只觉得好笑。
他是传统理学教育的产物,内心本就鄙夷女子。
于是毫不客气地上门挑衅,要斗诗。
甚至专门带了自己曾经的几个学生来当评委。
顾知兰毫不畏惧,爽快应战,斗诗对她来说不要太简单啊,中华上下五千年,那么多闪烁古今的优秀诗词,随便拿出来一首就要闪瞎老头狗眼了好吗。
于是,大家课也不上了,纷纷走出教室外围观。
杨夫子和顾知兰两人背着手站在湖边,杨夫子提议自周围取景,随性赋诗一首。
杨夫子清了清嗓子,吟唱道:
梧叶惊风辞旧柯,
寒塘瘦苇曳残波。
半篱菊影霜先破,
一枕蛩声夜渐多。
云漠漠,雁嗟哦,
青袍怎奈岁频磨?
炉边且煨新醅酒,
待看琼英覆短蓑。
吟诵完,得意地回过头看着顾知兰。
大家互相看了看对方,都皱起了眉头,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,平仄韵脚分明,糟糕,小看了这臭老头儿了。
毕竟是读了几十年书的人,到底是有硬功夫在身上的,顾知兰年纪轻轻,不会输了吧。
顾知兰只是一笑:“夫子,您说就地取材,可此刻正值春夏之交,您的诗里却说的秋霜与辞旧,怕不是提前准备好的吧?”
杨夫子老脸一红,自是不肯承认:“哼,那姑娘你做一首应景的诗来吧。”
顾知兰一笑:“这春光明媚,水、风、树,处处皆是素材,实在太容易了,不如,您指定一物,我来作诗。”
杨夫子一听,简直要背过气去:“好丫头,真是好大的口气,年纪轻轻,还是个女子,竟然狂妄至此!”
杨夫子带来的几个人也纷纷附和。
这时,河床边爬过一只螃蟹,杨夫子一指螃蟹说道:“就它了。”
陈述等人皆是皱了眉头,大喊着不公平,凭什么杨夫子随性作诗,而顾知兰必须用螃蟹作诗。
顾知兰摆手制止大家,清清嗓子说道:“好,那我就做一首《咏螃蟹》。”
话音刚落,她马上口齿清晰地吟诵出来:
“桂霭桐阴坐举觞,长安涎口盼重阳。
眼前道路无经纬,皮里春秋空黑黄。
酒未敌腥还用菊,性防积冷定须姜。
于今落釜成何益?月浦空余禾黍香。”
顾知兰吟诵完毕,背着手看着大家。
杨夫子并他同来的那帮人,没一个再出声嘲笑了,皆被惊地五体投地。